登录注册

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健康促进 >>健康宣教

健康宣教

【健康科普】眼肌型重症肌无力:当眼皮“偷懒”,世界变“模糊”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

您是否经历过眼皮突然抬不起来,或者看东西时一个变成两个?这可能是“眼肌型重症肌无力”(OMG)发出的信号。别慌,虽然名字有点吓人,但它是重症肌无力中最常见、也相对“温和”的一种类型。

“眼肌型重症肌无力”的信号,你知道吗?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27.jpg

核心特征: OMG仅影响眼部肌肉(眼外肌和提上睑肌),不会累及四肢、吞咽或呼吸等全身肌肉——这是它区别于更严重的“全身型重症肌无力”的关键。

两大“招牌”症状:

 1.  眼皮“偷懒”(眼睑下垂):

通常一侧眼皮先“罢工”(也可双侧),像挂了重物一样耷拉下来。

晨起可能较轻,下午或劳累后“懒”得更厉害。

严重时甚至遮挡视线,需要用手帮忙抬起。

 2. 世界“分身”(复视):

看一个物体时,却出现两个影像(重影),水平、垂直或斜向排列。

遮盖一只眼睛后,重影消失。

眼球转动受限,尤其是向上、向外看时最明显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29.jpg

为什么会这样?幕后黑手是“信号干扰”

O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。简单来说,你的免疫系统“认友为敌”,错误地产生了攻击自身肌肉上“乙酰胆碱受体”(AChR)的抗体(主要是AChR抗体,但OMG患者阳性率低于全身型)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30.jpg

这些受体位于神经和肌肉的“接头处”(神经肌肉接头),是神经信号指挥肌肉收缩的关键“门铃”。抗体破坏了“门铃”,神经信号无法有效传递,肌肉(尤其是眼部小肌肉)就接收不到清晰的“收缩指令”,变得软弱无力。

 如何揪出这个“捣蛋鬼”?

 诊断需要专业医生综合判断:

1. 症状观察:典型的波动性眼睑下垂和复视是重要线索。

2. 疲劳试验:反复睁闭眼或持续向上凝视,症状会明显加重。

3. “冰袋试验”:将冰袋敷在下垂的眼睑上2-5分钟,冷却可能暂时改善无力状况(原理是低温减缓了破坏受体的酶活性)。

4. 新斯的明试验(金标准):注射药物“新斯的明”后,症状在短时间内(约15-30分钟)显著改善。

5. 电生理检查(重复神经电刺激/RNS, 单纤维肌电图/SFEMG):检测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是否异常。

6. 血液检测(抗体检测):检测AChR抗体等,但OMG患者阳性率相对较低,阴性不能排除。

7. 影像学检查(胸部CT/MRI):非常重要!需排除胸腺瘤(约10-15%的MG患者合并胸腺瘤),或了解胸腺增生情况。

如何让眼皮“勤快”起来?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32.jpg

1. 首选“信号放大器”(胆碱酯酶抑制剂):

溴吡斯的明:最常用,通过减少信号分子的分解,暂时增强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。餐前服用,效果快但持续时间短(约3-4小时)。可能出现腹痛、腹泻等副作用。

2. 对抗“免疫风暴”(免疫调节治疗):

糖皮质激素(如泼尼松):强力抑制免疫反应。常用于症状较重或溴吡斯的明效果不佳时。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(如血糖升高、骨质疏松等),通常从小剂量开始,在医生严密监控下使用。

其他免疫抑制剂(如硫唑嘌呤、吗替麦考酚酯等):作为激素的“搭档”或替代品,用于长期控制病情、减少激素用量。

3. 胸腺手术(胸腺切除术):

尤其对于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必须手术。

对于不伴胸腺瘤的年轻OMG患者(特别是AChR抗体阳性者),手术也可能改善症状或降低未来发展为全身型的风险,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,需与医生充分讨论。

4. 眼部症状的“小帮手”:

佩戴带支撑杆的眼镜或特制眼罩,物理辅助抬起下垂的眼睑。

使用棱镜眼镜矫正轻度复视。

严重难治性眼睑下垂可考虑手术(提上睑肌缩短术)。

5.中医小助手,缓解疲劳感:

按摩眼周穴位(如攒竹、睛明、太阳、四白)、四肢穴位(如合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冲)以及头颈部穴位(如百会、风池)等,有助于缓解部分症状、提高患者舒适度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36.jpg

OMG会“升级”吗?未来会怎样?

部分患者可能保持稳定:相当一部分OMG患者症状仅局限于眼部,长期稳定。

有“升级”可能:约15%-50%的患者可能在起病后2-3年内发展成累及全身肌肉的“全身型重症肌无力”(尤其在发病早期风险较高)。无法精准预测谁会发展。

个体差异大:病程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。总体而言,OMG预后通常优于全身型。

给OMG患者的生活小贴士:

省着用“电”量(避免疲劳):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安排活动,避免过度用眼和身体透支。

稳住“情绪电压”(管理压力):压力是常见诱因,学习放松技巧(如冥想、深呼吸)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8161538.jpg

“眼部防晒”很重要:强光可能加重症状,佩戴墨镜。

“屏幕”放低点:使用电脑或手机时,将屏幕置于稍低于水平视线位置,减少需要睁大眼睛的程度。

“盟友”在身边:与家人朋友沟通病情,获得理解和支持。

定期“检修”(规律随访):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,及时沟通症状变化。

针灸三病区介绍

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三病房,专长中风(脑血管病)、痹症(关节炎/颈肩腰腿痛)、眩晕(中枢性、耳源性)、痿病(神经免疫病)等。科室立足中医经络理论,融合针灸、中药、康复、现代医学,形成“四位一体”特色疗法。作为北京中医药管理局“薪火3+3”工程王丽平传承工作室基地,我们积极与北大医院神经内科等医联体单位深度合作,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,提供更优质的神经系统疾病、骨关节疾病等中医特色诊疗与康复。

针三病房重症肌无力咨询电话:56895717、56895715